腦機接口設備、聚音屏、智能紙筆……
◎實習記者 裴宸緯
當新技術走近我們身邊,會給衣食住行帶來哪些改變?2023中關村論壇展覽(科博會)可能會給你答案。
助眠腦機接口設備、可實現視覺聽覺雙重“防窺”的屏幕……這些在科博會上展出的“硬核”科技產品有望成為我們未來生活的“好拍檔”,同時它們也為人們“繪制”出了新時代智能生活的生動圖景。
腦機接口設備:
助使用者改善睡眠質量
睡眠問題困擾著很多人,入睡難、睡眠質量差往往把人折磨得“痛不欲生”,科博會上展出的一款家用醫療級腦機接口設備有望解決該難題。
這款腦機接口設備設計得十分靈巧。據該設備生產商、浙江柔靈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官劉冰介紹,這款設備的重量只有4克,大小與1元硬幣相當。使用時,只需將該設備貼在比創可貼稍微大一點的睡眠貼片上,隨后將睡眠貼片貼在使用者的額頭上,即可完成佩戴。
劉冰邊佩戴,邊打開配套的手機App。只見他眨了眨眼,App上的腦電信號圖就發生了改變。他介紹道,該設備可以監測、收集海量腦電信號,并將數據存儲于云端,再通過多層卷積神經網絡和AI分析算法測算出人體各睡眠周期時長、睡眠效率、深度睡眠與快速眼動睡眠的比例等具有醫學價值的睡眠指標,并在應用軟件上生成針對用戶的睡眠建議及計劃。
“通過監測,該設備還能在特定時間點,給予佩戴者特定刺激,增強其深睡時長。如果在睡前給予佩戴者這種刺激,或可使其更容易入睡。”劉冰表示。
記者了解到,該腦機接口設備不僅可以改善睡眠質量,而且可以作為正念冥想的輔助工具使用,緩解使用者的焦慮與緊張情緒。
聚音屏:
實現視覺聽覺雙重“防窺”
如今,許多人為了保護個人隱私,會在手機上貼一張防窺膜,以保護屏幕上的信息不被他人偷窺。
在科博會上,一款名為“聚音屏”的屏幕,可以做到視覺聽覺雙重“防窺”。
當使用者位于屏幕正前方時,能夠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內容;但當其位于屏幕兩側時,屏幕上的內容全都看不到,只能看見一片漆黑。
聚音屏的神奇之處遠不止于此。裝有聚音屏的筆記本電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喇叭或音響,但它發出的聲音卻能讓身處屏幕正前方的人聽見,但當人身處除屏幕正前方外的其他方位時,就無法聽到它發出的聲音。
聚音屏是如何做到讓聲音“防窺”的呢?
該展臺負責人楊鋒指著屏幕介紹,聚音屏前有張名為“定向超聲膜”的透明薄膜,這張膜能夠“指揮”聲音定向傳播,以此實現聽覺“防窺”。
據介紹,該設備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,可以被用于辦公區域、影音場景、車載場景。
智能紙筆:
手寫字跡可同步至App
當筆記本電腦、智能手機出現后,一些人在記筆記時,就不再愿掏出筆和紙了。電子化筆記既便于整理、也便于保存。但與此同時,也有部分人抱怨電子筆記的體驗感差:“只用鍵盤敲、不手寫一遍,根本記不住寫了什么”“在屏幕上寫,書寫感遠不如真實用筆寫”……
如今,借助科技的力量,書寫感和便捷可以兼得。在科博會上,記者看到了一套智能紙筆。用特制的筆在特制的筆記本上寫字,書寫內容能被實時同步到相關App中;不僅如此,手寫字跡還能以電子化的形式被保存下來。
該智能硬件是由北京印象筆記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,據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,這套智能書寫裝備由智能筆和智能本兩部分組成。智能筆的筆尖處安裝了高速紅外攝像頭;智能本的紙張顏色偏灰,其上布滿了肉眼幾乎無法看到的碼點坐標。
“當用戶用智能筆書寫時,高速紅外攝像頭通過每秒200次的拍攝,記錄下智能筆在碼點之間穿梭的坐標位置,隨后將坐標位置和筆跡細節上傳至App,再通過點陣技術識別手稿內容并將其轉換為文字。”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道,在App內還能看到手寫軌跡視頻回放,使用者可以回顧自己記筆記的過程。
記者了解到,本次科博會共有約650家企業機構參展,其中展出的許多科技成果已經被應用在生活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