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rp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input id="q1h4e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
    1. <progress id="q1h4e"></progress>

      <th id="q1h4e"><track id="q1h4e"></track></th>
    2. <li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cite id="q1h4e"></cite></acronym></li>
      <th id="q1h4e"></th>
          <em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/acronym></em>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科技博覽  > 科學生活
          科普“云問答”:“向科學要答案”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10-27 來源: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:科普網 【字體: 打印
          【熱點追蹤】
          ◎本報記者 張蓋倫  史 詩
          成都菁蓉湖畔,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剛剛落下帷幕。在這場仰望“星云”,向未來發問的盛會中,全世界的科幻迷開啟了一場“星際旅行”。大家在這里分享、探討科幻如何照進現實,科幻如何激發想象力。
          而在線上,關于科幻的交流一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。
          參加此次大會的科幻作家“分形橙子”熱衷于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觀點。同時,很多提問也讓他印象深刻。比如,“有沒有一瞬間你突然意識到,這個世界好像是假的,或者說你發現了世界的‘bug’?”在這個問題下,有人分享了“心盲癥”的體驗:閉眼想東西時,大腦無法出現相應的畫面;有人分享了自己瀕死時的體驗……“很多知友的回答非常有趣,引人思考——這個世界真的是真的嗎?”“分形橙子”說。
          線上交流對“社恐”人士格外友好,也更輕松、常態。這些參與線上討論的網友來自五湖四海、各個領域。一個提問、一句回答,或許都能成為科幻作品的養料。
          像“分形橙子”一樣的當代新職人,在各自領域都有著相應的知識、經驗和技能,他們對世界有著自己的認知和判斷,是知乎的主流用戶。
          近期,由科普中國和知乎舉辦的年度科學活動“向科學要答案”活動正火熱進行。大量新職人聚集在知乎社區,分享科技熱點新聞解讀和科幻文學創作經歷,科普專家以及科學愛好者腦洞大開,實現科學和科幻碰撞,理性和瘋狂齊飛。
          硬核型腦洞:科幻根植于科學本身
          前段時間,物理界一則新聞頗引人關注:常溫常壓超導體被發現。大家興奮又疑慮,期待著一場變革。如果能簡簡單單就實現超導,未來將會怎樣?
          “向科學要答案”中主題為“科學幻想盛宴”的圓桌討論里,也拋出這樣的問題。
          知乎答主趙泠給出了一個有些“潑冷水”的回答:“大量生產的常溫超導材料”有多大用,取決于這些材料的失超條件,加工難度,力學特性,在電機、電線等裝置里與其他材料的互動狀況,故障時引起火災、爆炸、有毒煙霧的概率等各種因素。具體的材料未必能發揮勝過銅、鋁的作用。
        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、知乎答主“飛賊科斯”從事的就是超導方面的基礎研究。他引用了多篇論文,介紹常壓室溫超導。“飛賊科斯”指出,這是超導領域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幾次的新聞。但目前為止,還沒有任何一個關于“常壓室溫超導”的結果經得住同行的推敲和重復實驗驗證。
          科幻作家、知乎答主嚴曦(曼斯雷德)的作品《造神年代》實體書已在世界科幻大會上正式發布。在這部強人工智能長篇科幻小說中,嚴曦將信息技術、認知科學這些非常“硬”的知識點用頗為通俗的語言呈現出來,為讀者填補知識盲點。
          嚴曦還喜歡鉆研感興趣的科學知識。他在知乎上發表了很多科普文章,交流后不乏靈感迸發。在知乎搜索嚴曦的文章,總能感受到硬核科技的滲透和幽默通俗的表達。
          “為什么植物沒有進化出大腦或者思想體?”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問題,在嚴曦第一次回答后,引發了大批人在知乎上進行更為深入地探討。
          “酣暢淋漓!”嚴曦如此形容這場思想交鋒,“我用13000多字作了系列回復,知乎平臺的強互動性讓我融入到科學思想的碰撞中。”
          近未來型腦洞:“大模型幻覺”何解
          大模型是當下正火的AI概念。但大模型普遍存在“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”的現象,這被稱為“大模型幻覺”。在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問題:當大模型幻覺完全消失,會對世界產生哪些影響?
          在云問科技算法工程師、知乎答主劉聰看來,大模型出現幻覺的原因,主要還是跟原始訓練數據本身就存在虛假信息和模型解碼策略相關。
          “如果大模型生成的內容100%準確,很多職業也將完全消失,到那時,人類根據大模型的指示按部就班就好。”劉聰說。
          大模型這股浪潮的源頭正是ChatGPT。知乎答主“桔了個仔”也參與了討論,“即使大模型幻覺消失,作為使用者,也不要輕信AI。”他看到ChatGPT火爆后,竟有人在知乎上用ChatGPT的內容當論據反駁他人。“大模型就是美麗的海域,采用海量數據進行訓練,展示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。而幻覺就是大模型海域中的塞壬女妖,令掉以輕心的人受到欺騙。”
          如果真的出現通用人工智能會怎樣?在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劉偉看來,通用人工智能是一個龐大的科學挑戰。如果它誕生,將不可避免地大大改變社會關系、生產關系等。
          飛揚型腦洞:外星人孕育了人類?
          前段時間,墨西哥宣布發現了外星人,還公布了兩具外星人尸體。大腦袋,凸眼睛,和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實在過于類似。
          在科幻作家的筆下,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外星人形象。比如,純能量化的外星人,由場構成生命;星云生物,個體看上去很像太空中的龍卷風;極度抽象的幾何圖形;機械生命,大腦是芯片,電流和磁場是血液;氣體生物;毫米級體型的生物,有著基于晶體的骨骼……
          知乎答主“麻瓜”認為,很可能就算見到了外星人,人類也不認為這是生命,因為高級外星生命可能沒有自我意識和靈魂。
          一些科幻小說里甚至會出現這樣的場景:一顆沒有自我意識的星球在吸收地球的溝通規則后和人類交流,但實際上,所有的溝通都沒有靈魂,只是一種數據模型的往返。
          “人一直站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。但客觀規律、數學模型、磁場、電場、力場,這些所謂的客觀存在,是不是也是生命呢?”“麻瓜”感嘆,或許我們也只是宏大外星生命孕育的一些渺小寄生物。
          無論你的腦洞有多大,在知乎這片沒有枷鎖的想象力聚集地,都能等到一個回答。正如“分形橙子”所言,他愿意參與其中,和知友一起,讓想象力騰飛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_乡村大乱婬交换视频_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_国产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
          1. <rp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input id="q1h4e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
            1. <progress id="q1h4e"></progress>

              <th id="q1h4e"><track id="q1h4e"></track></th>
            2. <li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cite id="q1h4e"></cite></acronym></li>
              <th id="q1h4e"></th>
                  <em id="q1h4e"><acronym id="q1h4e"></acronym></em>